蒼蠅與鯨:裡聲態的政治

    十幾年前環島時,我住在鯉魚山腳下,有一晚忽然聽見部落的老人家們在四合院裡練唱古謠。可惜沒有記下人名和歌名,只記得那晚激動的循著夏夜風來的方向去尋找聲音時的心頭一熱。

    聲音生態(sonic ecology)並不是一種全景(panoramic)或全視景(panopticon)。在身體的表面與裡面,聲音共震是一團跨物種的運動網絡,隨機、耦合、斷裂、叢生與群滅;聽覺則是一種權力斡旋,有不規則的疆界和好惡,以及無法均質的焦點。蒼蠅山、鰲魚山、鯉魚山,每個名字都像活的文化層,沉積出不同群體的「裡聲態」,又在日常地震之後露頭,面朝大海。

    那個四合院原址,現在已經是停車場了。

    藝術家

    廖于萱

   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,現為聲音研究者。主要研 究興趣:臺灣生態音樂學、聲音文化研究、聲景詩、聲音的多物種⺠族誌等相關議題。目前創作方 向關注自然、科技、歷史與聲音藝術的接觸帶,探索人們如何在當代處境與現代性聲響的多重再製 中,形聲出跨物種、跨體系流動的觸覺結構與感官過程。

    聲⾳裝置、集聲筒、蝙蝠⼤便、古早陶瓷碗、佛堂物件、布、海⽯,202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