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于萱

耳毛溯行圖

集聲筒共同創作:人逸器作.蔡世懷 

媒材:陶土集聲筒、利嘉林道泥土、樹枝 、檳榔葉、山豬骨與山羊骨、聲音裝置 

想邀請人類彎下腰,以動物的位置來聆聽利嘉林道裡人與環境的關係。這件作品透過以利嘉林道採集的泥土製作的集聲筒,與田野錄音而成的聲音裝置,來延伸林道的聲音記憶。
樹枝、落葉、鐵閘門、鎖鏈,骨頭與石頭,售價與獵槍。山林物件轉化為體感的媒介,勞動、環保與文化傳統的矛盾纏繞並沒有走遠。或許交換耳朵是另一種反思人類本位的練習,就像動物的眼睛決定了自然中的色彩一樣,多物種的耳朵形構了自然的聲音樣貌,伏地的身體也為林道裡的故事劃出了界線。

 

藝術家簡介

她是一位聲音藝術家,目前就讀美國杜克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班二年級。

作為研究者,她的博士計畫聚焦於臺灣山林聲音研究,探討山林的聲響生態如何與登山者、原住民族及多物種的相遇共同生成,並延伸出對於風險、(後)殖民以及東亞地緣政治的思考。

作為聲音藝術家,她關注自然、歷史與情感之間的交織,並將此視為一種關懷的實踐。她的創作探索現代聲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迴響、重塑,並在跨物種與社會系統間產生共振。 

其作品曾於「美國民族音樂學會聲音研究部會 2025 年論壇(SEM Sound Studies Section Sounding Board 2025)」、「臺東聲音藝術節」、「Talking Drum Radio」、「南部科學園區考古館」、「臺東美術館」及「台灣女性影展」等展出或播出。

 

Back